惠能,中國佛教禪宗一派的第六位法脈傳人。如果你沒聽過這個名字,他說過的一句話你一定不會陌生: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;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
這是24歲的惠能在還沒出家時就脫口而出的一首偈語,也是流傳最廣的佛家名言之一,無論懂不懂,讀過的人都能朦朦朧朧地感受到一種舉重若輕的智慧在里面。
惠能和《壇經(jīng)》的出現(xiàn),不僅是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變革,也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運動。六祖慧能的禪學(xué)思想歷千年而不衰,到現(xiàn)在依然很流行,這種現(xiàn)象很值得我們?nèi)パ芯?、探討。他提出的“頓悟”思想、創(chuàng)新精神,以及他的平民化的禪法作風(fēng),開創(chuàng)了禪宗一枝獨秀的格局,也為以后的禪宗的發(fā)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(chǔ)。
慧能一生的禪學(xué)思想、事業(yè)功績,都被其弟子記錄下來,并結(jié)集成為中國唯一稱為經(jīng)的《六祖壇經(jīng)》里了,可以說是禪宗的根本典籍,不論在中國佛教史,還是中國思想史,《壇經(jīng)》都占有不可忽視的地位?!秹?jīng)》重在自我見性,直入人心的頓悟法門,強調(diào)自我具足,一切皆備,認為美好的、理想的東西,全在我之一心,宇宙萬物、人生窮達,均由一心創(chuàng)造。
因此,覺悟和解脫之道,絕對地不能向外在世界追求,不能借外部力量達到,不能為外界環(huán)境所左右,唯一正途是認識自身的本性,確立自信,開發(fā)自我,實現(xiàn)自我。還有他提出的 “行直何用參禪,心平何勞持戒” “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” “眾生平等,無有高下”“眾生皆有佛性”?!皷|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,西方人念佛求生何國呢?”等思想,影響深遠。所以,可以說在中國佛教史、思想史、文化史上,均占有重要的地位,作出了重要的貢獻,被后人稱為“東方三圣”之一的偉人。
《壇經(jīng)》重在靈活運用,六祖是以無上智慧,觀一切眾生,知其根性,大小不同,而以方便度化一切眾生。在《壇經(jīng)》中,他提出一個原則:“心迷《法華》轉(zhuǎn),心悟轉(zhuǎn)《法華》”,圣人的經(jīng)典言教只能是藉以發(fā)揮自己觀點的手段,決不可被它們牽動旋轉(zhuǎn)。
禪宗對于破除佛教的舊傳統(tǒng),以及崇拜和信仰體系,起著重要的作用,主要目的是教人不要死守教條,讓那些框框條條成為自己心中的枷鎖,要人們解放思想,頓悟人生。六祖禪的重要位置,突出沖破傳統(tǒng)佛教的一些框框條條,以直入人心,明心見性,頓悟法門,為禪修的方法。
惠能并非不拜佛、不讀經(jīng)、不坐禪,他主要是要人們破除對那些泥塑木雕佛像的迷信,提倡解放思想,從自覺精神中去覺悟人生。他這種注重自我解脫,通過凈化人心來成就獨立人格,自行把握人生真諦,并獲得精神上的自由,這就是他在中國佛學(xué)史上所作出的主要貢獻。
想當年五祖弘忍深夜秉燭與惠能講解《金剛經(jīng)》,當講到“應(yīng)無所住而生其心”時,惠能頓悟。應(yīng)無所住,既不著“有”,而生其心,亦不落“無”。在無所牽絆的同時,更重要的是生出真心。真心,即清凈心、慈悲心、平等心、利他無我心……也即佛心。佛心并非是徹底放下不管不顧,而是用更純粹真摯的心態(tài)去面對自己的生活。
毛主席說《六祖壇經(jīng)》是勞動人民的佛經(jīng),他以出世的佛法,做入世的事業(yè),來普度眾生,正如毛主席所說:從人民群眾中來,到人民群眾中去。這就是禪宗六祖從廣東開始的佛教平民化革命,把當時的貴族佛教改造為普羅大眾的佛教,把佛法推廣融入社會使佛法大眾化,從而促成了佛教的中國化,使佛教真正具有了生命力而流傳至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