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時候在電視劇里聽到過兩首詩,分別是“身是菩提樹,心如明鏡臺,時時勤拂拭,勿使惹塵?!焙汀捌刑岜緹o樹,明鏡亦非臺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?!?。當(dāng)時覺得這兩首詩都寫得很好,且字句間似有關(guān)聯(lián),但沒去深究其中淵源,只模糊知道是佛偈。
后來,《六祖壇經(jīng)》告訴了我答案。原來,這兩首詩分別出自弘忍大師的兩個徒弟神秀和惠能。一日,弘忍大師召集眾弟子,要求他們用自己本有的般若智慧作一首體認(rèn)佛法大意的詩給他看,經(jīng)認(rèn)證徹悟佛法大意的人將繼承他的衣缽。
大弟子神秀寫下“身是菩提樹,心如明鏡臺,時時勤拂拭,勿使惹塵?!边@首詩,弘忍大師叫門下弟子全部念誦此偈,以識見自性。眾人遵照教誨去念誦這首詩,無不歡喜稱道。
但當(dāng)神秀自己問起時,弘忍大師卻告訴他,他的這首偈還沒有認(rèn)識到本性,只是到了佛門前,還沒有登堂入室。正當(dāng)神秀為此苦惱時,偶然聽聞門人念誦該偈的惠能福至心靈,作“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”一詩,最終得到五祖弘忍大師的認(rèn)可,繼承了他的衣缽。
讀到這里,兩首詩的差別已經(jīng)很明顯了。相比于神秀的“時時勤拂拭”而言,惠能的“本來無一物”更能體現(xiàn)佛法的奧義。但我仔細(xì)思考二者之于我的區(qū)別,有一些別的感悟。
神秀的那首雖然不如惠能的那首境界高,卻更加適合大多數(shù)普通修習(xí)者。敦促他們明心見性,時常自省。對于普通人來說,能做到這樣已經(jīng)十分不易。人與人的資質(zhì)是有差別的,很多人終其一生也難以企及惠能詩中的境界。并且,這種具體可實施的方法論型佛偈,既適用于佛教入門修煉,又能指導(dǎo)俗世生活,具有更強的普適性。
惠能的那首固然更接近修行的最高境界,卻很難把握,只適用于那些“有慧根”的人。它更像是一種世界觀,將高階的佛教奧秘展示給我們看,但也僅止于看了。對于普通修習(xí)者和俗世之人來說,一味追求惠能詩偈中的境界反而容易陷入虛無主義的漩渦,從而迷失自己。
這令我想到《傳習(xí)錄》中的一個觀點,圣人和普通人的區(qū)別大概就在于,圣人明心見性的程度更高,受蒙蔽的更少;而普通人受限于資質(zhì)等因素,很可能窮盡一生也難以企及。但只要設(shè)立目標(biāo),躬行自省,就是在明心見性的正確道路上了。
正如王安石在《游褒禪山記》里寫到的,“盡吾志也,而不能至者,可以無悔矣”。只要我們知道路在何方,進而盡畢生之力去前進,那么即使最終并沒有走到路的盡頭,也能無怨無悔了。
當(dāng)然,那些“有慧根”的人更適用于“道之所在,雖千萬人吾往矣”。即便千難萬險,我也要去那個真理存在的地方。
在我看來,這兩首詩偈并無高低之分,只是適用的群體不同罷了。我們這種平平無奇的蕓蕓眾生,能做到“時時勤拂拭,勿使惹塵?!保鸵呀?jīng)是行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了。